当前位置: 首 页 > 魅力香城 > 香城故事

在安宁河畔诉说人间真爱


来源:凉山日报 时间:2018-06-28 14:56 点击率:打印】【关闭

  德昌一家四辈人

  在安宁河畔诉说人间真爱

  德昌一家四辈人

  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,可以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、使情绪低落的人感受到一丝丝生活的温暖。于是,总有一股暖流叫感动,总有一个故事叫奇迹,总有一种事业叫传承,总有一种感叹叫做孝心无价。

  六月的德昌,风和日丽、馨香怡人,整洁的环境、宽敞的街道、古朴与现代建筑的巧妙融合,处处体现出德昌本土文化与渊源历史的厚重。蜿蜒流淌的安宁河从北向南贯穿乡境,养育着德昌(又名“凤凰城”、“燕子城”)这一方水土,一方人。安宁河畔的螺髻山脚下,小高镇高丰村三组,有一户人家,虽是土墙小院,但一家四辈人在安宁河边演绎着一个农村纯美的故事,用真情诉说着人间真爱。他们,用“真、善、美”和人性的光辉深深打动着村民、打动着路人。

  为亲情,终身未娶勤操劳

  1944年春,罗炳玉出生在德昌县小高镇高丰村三组橄榄子山脚下,古朴的村庄多了一个健康懂事的小男孩。6岁时,罗炳玉多了一个弟弟罗炳才。罗炳玉的父亲罗朝富和母亲罗卢氏都是佃农,由于营养不够,罗炳才生下来就智力低下。

  日子一天天过去,随着新中国的成立,罗家人可以有口饱饭吃了。但罗炳才随着年龄的增加并没有变得“开窍”(后医学定义为“智障”),12岁的罗炳玉为了照顾弟弟没再读书,跟着父母到地里干活。1971年,罗朝富病逝。弥留之际对罗炳玉说:“你是家里的大男人,你要照顾好弟弟和你妈妈”、“共产党打下天下了,我们贫下中农日子也越来越好,以后要多做好事……”那时,罗炳玉27岁。

  1974年,30岁的罗炳玉想法张罗着要给24岁的弟弟罗炳才结婚。当时,所有村民都纳闷了:“你小子健健康康不找个媳妇儿,偏偏给你的‘呆子’弟弟找个老婆,你是咋个想的哟?”罗炳玉说:“弟弟那么可怜的,什么都不会干,我要先让弟弟成家。”于是,罗炳玉为弟弟与弟媳李仁凤认真地办了几桌酒水。李仁凤是个哑巴,与罗炳才同年,两家相距也就五公里。家里多了一张嘴,日子在那个年代就变得紧巴巴的了。李仁凤虽然是哑巴,却心地善良。大哥罗炳玉出去地里挣工分,她就在家照顾老母亲和丈夫。

  1975年,李仁凤跟罗炳才的女儿罗正英出生,家里开始变得热闹了。因为全家有五张嘴,罗炳玉开始拼命干活。罗炳才虽然只会家里扫地、地里放牛,但有罗炳玉的勤劳和李仁凤的贤惠,一家人也勉强有了温暖。1980年,罗炳玉的母亲罗卢氏过世。走时对罗炳玉说:“你兄弟已经成家有了孩子,你也该找个媳妇儿了……”罗炳玉嘴上答应却没行动。改革开放后,罗炳玉的婶子给他提亲:“三四十岁的人了,该找伴了”罗炳玉却说:“等小英子长大了再说”小英子长大了,开始上小学了,罗炳玉依然没去相亲。1987年夏天,罗正英该上初中了,家里分钱没有。懂事的小英子说:“大爹,我不读书了,我在家帮你干活。”罗炳玉吼道:“你才十二三岁,小孩子应该多读书!”第二天,罗炳玉天还没亮就上山了。中午时分,罗炳玉将一背篼草药和野菌摆到了公路边。第三天,罗炳玉又上山了……一个星期后,罗炳玉高兴地举着二十元钱对罗正英说:“丫头,大爹带你到学校去报名”,带小英子走进了小高乡中学。

  伤心处,柳暗花明又一村

  1990年,看着大爹和母亲都为四亩地的责任田辛勤劳动,初中刚毕业的罗正英不再读书,15岁的小英子坚决跟着罗炳玉和李仁凤在地里干活。1991年,罗正英跟钟继华结婚。钟继华是四川资中人,在小高镇(过去为小高乡)做泥水工,看着小小的罗正英跟着大爹日晒雨淋,心生爱意,然后不顾一切入赘罗家跟小英子走到了一起。1993年,罗正英跟钟继华的长子罗艺出生;1998年,次子罗清泉出生。有了两个孩子,钟继华跟罗正英起早贪黑拼命劳动。

  随着德昌县对土地的特色农产品种植的推广,钟继华跟罗正英有了多余的时间到攀枝花打工。钟继华在建筑工地砌墙,罗正英在工地上帮工人们洗衣做饭。一家人勤劳简朴,日子开始有了好转。罗炳玉每天伺弄完田间地头之后,就扛着锄头撮箕,在村里四处修桥补路。

  2009年,38岁的钟继华积劳成疾病逝,留下一双幼子和妻子。为了填补家用,罗正英料理完丧事后将两个儿子交给自己的残疾母亲,又回到建筑工地打工。罗炳玉依然从国道到村道修桥补路,这一修补就是二十年。2015年,高丰村完善了村级水泥路,罗炳玉又默默地扛起了扫帚……古人曾说,善良的人们都会有好报。2011年初,会理县新发镇的王先贵跟工友吃饭时聊天:“好久没有看到钟继华了,是不是回资中了?”同在攀枝花一家电解铝厂的工友告诉王先贵:“你不晓得他得病死了?都两年了”,“可怜了他家婆娘和两个娃儿。他爹是智障,妈又是哑巴。要不是她大爹在家支撑着,恐怕这个家早就破了”,“她大爹为了他们这个家一直没有找老婆”工友看王先贵半天没有说话,又补充了一句:“这不,那个小罗又回工地来打工了……”听了工友的话,王先贵心里说不出的滋味。第二天,王先贵悄悄找到离自己打工不远的建筑工地,远远地看着佝偻着脊背在帮工人们洗衣服的罗正英……

  2011年国庆,42岁的“老光棍”王先贵跟罗正英走到了一起。残缺的罗家又注入了新的劳动力。罗炳玉依然每天看看地里的枇杷和草莓,依然每天出去看看哪儿的路有没有被雨水冲烂,依然叮嘱两个侄孙好好学习。不时,还给行动不便的乡邻送去草药,也不时在公路边卖些野菌。2012年7月,罗正英感恩王先贵的善良,将他的老父亲从会理接到德昌。当年10月,王先贵81岁的老父亲带着微笑离开人世,走时对王先贵说:“正英是个好女人,你要善待!你大爹更是个大好人,你和正英一定要为他养老送终”2018年2月,罗正英家被评为“2017年四好家庭和谐优秀户”。

  看人间,多情多爱多大美

  六月的德昌,草莓早就卖了,桑葚和樱桃也卖了,枇杷也卖了,连最后的杨梅也醉过了四面八方的游客。但碧绿的安宁河两岸,人们还在诉说着罗炳玉的故事。2018年3月8日午后,罗炳玉背着背篼走进了干涸的安宁河里。“有段路去年被雨水冲垮了,那些收割机都不好过去,我去搬些石头把它码起来……”李仁凤咿呀着向自己的大哥竖起了大拇指,罗炳才也笑着向自己的大哥点头……从家里到河边也就800米,罗炳玉很快到了河床中。一趟、两趟,到下午四点,罗炳玉已经搬了很多石头在岸边。就在他想要歇口气的时候,突然一股大水从上游咆哮着冲了下来,干涸的河床水位很快超过两米,罗炳玉在短短的几秒钟来不及上岸就消失在洪水中……

  “快来救人啊!老罗头被水冲走了……”随着岸边干活人的呼救,两岸的村民纷纷跑到河边,但哪里还有罗炳玉人影?!这时,河水已经平缓,人们纷纷跳到了水里。一个、两个,二十个、五十个……但到黄昏,河里的水位即便降到一米以下了,依然没有罗炳玉的影子。天已经黑了,村支部书记来了,小高镇的干部也来了:“千万不要用铁钩去捞,一定用脚去趟……”于是,夜里的马灯亮了,手电筒也亮了。村里农闲,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,但到了深夜,下河的人不但没有减少,反而增加到了上百人。

  天亮了,百人队伍在河里手挽手用赤脚组成了“肉网”一寸寸向前移动;9日中午,“肉网”增加到250人。“活要见人,死要见尸。不能让好人被冲走……”很快,小高镇几名干部找来救生衣,十多名小伙子穿上救生衣打头阵,将搜救队伍重新调整扩大……

  午后一点过,搜救队伍终于在余家湾一个回水塘深处找到了罗炳玉。小伙子们把罗炳玉轻轻地抱上了岸,村干部们轻轻地清掉了罗炳玉嘴里的杂草淤泥,镇领导们轻轻地理顺了罗炳玉的衣服……人们静静地将罗炳玉抬回到他的院子里……

  看到第二天才回家的大哥已经不再说话,李仁凤倒下了,罗炳才开始哆嗦……村里的老人们悠悠地说:“他在村里活了74岁,硬是做了74年的好榜样。“阎王”没有把他带走,还是让他留在了安宁河……”村支书李辉忠哽咽着说:“你一直义务为村里修桥补路打扫卫生,村上都商量好要给你发工资了啊……”

  10日,罗正英家人来人往,但是静静地;11日,依然有熟悉和陌生的面孔来静静地看看罗炳玉最后一眼;12日,当罗炳玉被大家抬上山时,才有了呼天抢地的哭声。哭声里,有罗正英,有王先贵,有罗正英的儿子儿媳和一岁半的小孙女,有一直智障的弟弟罗炳才;哭声里,有村民乡亲,也有城里来的陌生人……这座山,是他为村民采草药为侄女罗正英拣菌子凑学费的山;这座山,74年人生天天相见,最后将他包容的山。他先走进水里,最后回到山里……这天,李仁凤没有哭出声……三天之后,李仁凤脑梗瘫痪,罗正英从此每天开始伺候母亲……

  6月8日,德昌县委书记瓦西亚夫赴小高镇开展“大学习、大讨论、大调研”。他走乡村、到田间、入农户,先后来到小高镇高丰村幼教点、高丰村村级活动中心调研指导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情况;走进高丰村三社困难群众罗正英夫妇、高丰村四社枇杷产业致富带头人、本地枇杷专家杨再平的家中,拉家常、聊发展、话脱贫。在罗正英家,足足一个小时:“现在家里还有什么困难,还有哪些要求?尽管给我们说。”,“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,才是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具体体现”……瓦西亚夫被罗正英一家的“真、善、美”和人性的光辉深深打动,他深情地对随行干部说:“我们要做好人民群众的协调、服务和保障工作,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,就必须要时刻做到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’!”

  六月的小高,山青水绿,天高云淡、空气清新……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

关于我们 网站申明 使用帮助 网站地图

主办单位:德昌县人民政府 承办部门:德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部门:德昌县网管中心

备案号:蜀ICP备18011056号 网站标识码:5134240003 川公网安备 51342402000018号